最是一年春光好,植树添绿正当时。连日来,在江苏省新沂市的村庄、山头、道路和河道旁,随处都能见到干部群众整地开塘、栽植苗木、培土涂白等忙碌的身影。
2021年新沂市调整造林绿化工作思路,由大规模造林绿化向高质量造林绿化和森林提质增效转变,通过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实施、严措施管护,实现以绿治乱、以绿治脏、以绿美境,全力打造绿树成荫、风景秀美的农村人居环境,为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作出“新沂贡献”。
港头镇:实施高质量造林绿化
新沂市的道路、河道两侧新栽植的苗木纵横成行,各种乔木、灌木、草花等高低交错、相映成趣,道路、河道、村庄、农田林网、丘陵山区等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挖掘和利用。据介绍,新沂引进的树种主要是榉树、乌桕、枇杷、五角枫、薄壳山核桃等“珍贵化、彩色化、效益化”树种及乡土乔木树种,苗木平均规格基本都在米径4-8厘米之间。
在港头镇付庄村大沙沟植树现场,正在进行技术指导的林业高级工程师臧玉祥说,新沂对绿化苗木的栽植和养护有一套严格的要求,苗木栽植要做到“四大一深”,即大苗、大塘、大水、大株行距和适当深栽,才能保证苗木的成活成长;同时也要坚持“三分栽、七分管”的要求,严格落实浇水、培土、除草、修剪、看护等管理养护措施,确保绿化苗木尽快成材见效。
近年来,新沂市植树实现了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,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科学绿化、规划引领、因地制宜,科学、生态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。全市城乡绿化总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,造林标准高、绿化效果好,实现了“有景必有林、有林必成景”。
新店镇:打造美丽农村风景线
绿色蕴藏着活力,绿色孕育着热情,新沂市将造林绿化和公共空间清理、村庄环境整治、河道疏浚整理、经济林果发展等工作相互衔接、统筹推进,大力开展空间清理、见缝插绿,努力做到应绿尽绿,千方百计发掘造林绿化空间。
近日,在新店镇张庄,一台挖掘机和几十名工人正在栽植朴树、榉树、海棠、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。正在现场指导的副镇长张平磊介绍,新店镇围绕拆违增绿、见缝插绿、补绿增效等措施,在实施公共空间清理和环境整治基础上,计划对十个自然村庄大力开展绿美示范村庄建设,树种以朴树、乌桕、垂柳等乔木为主,搭配红叶石楠、海棠等灌木,同时每个自然村建有一处1000多平方米的公共绿地,为村民提供休闲锻炼场所,努力打造绿树环绕、鸟语花香的农村优美人居环境。
今年新沂市集中植树地块的北沟街道塔山村,原本只有少量侧柏,林间和山坡的空地较多,加上山体上私搭乱建,森林质量和生态环境都比较差。为了打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,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带头开展绿化造林工作,优选五角枫、白皮松、乌桕、苦楝、刺槐和黑松等,经过整治,塔山村树种结构变得丰富,呈现出色彩斑斓、千姿百态的森林景观效果,与附近的沭河、黄墩河一起,构造出一处山水相依、风光旖旎的休闲观光胜地。
时集镇:植树造林强村富民
在新沂,植树造林不仅被视为美化环境的关键之举,也成为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,更是聚人心凝合力的特殊纽带。记者在港头镇付庄村看到,村庄南边一条2公里长的河道被疏浚整治一新,河道两侧栽满绿化苗木,村党支部书记杨宗介绍说,这条已经荒废的河道原来垃圾遍布、杂树丛生、环境很差,实施疏浚整治后,沟渠环境变美了,还腾出来80亩的公共空间,栽植1.2万株苗木,目前所栽植的苗木已经计入村集体资产,5年后可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。
去冬今春以来,4万株绿化苗木已陆续在时集镇白石村“安家落户”,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思广说,苗木由村集体统一栽植后,由附近村民进行管护。4万株苗木长大后,一株平均能卖到300元,留一半树木严加管护用于绿化美化环境,其余树木用于出售,能够实现经济收益600万元,参与管护的村民可以进行分成,既美化了村庄环境,又可让公共空间的“绿叶子”变成“红票子”。
如今,新沂市各镇、街道不断创新造林机制,盘活林业资源,有效促进了集体和村民增收,用鲜活的实例印证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
编辑 杨磊